小分子注射器可以用于醫療設備、容器、如有些色譜法中的科學儀器穿過橡膠隔膜注射。將氣體注射到血管中將會導致空氣栓塞。從中去除空氣以避免栓塞的辦法是將注射器倒置、輕輕敲打、然后在注射到血流之前擠出一點兒液體。
小分子注射器由前端帶有小孔的針筒以及與之匹配的活塞芯桿組成。射器用來將少量的液體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無法接近的區域或者從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桿拔出的時候液體或者氣體從針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桿推入時將液體或者氣體擠出。作為醫療器械的一種,小分子注射器在使用完之后不可隨意丟棄,并且醫療也有明文規定,關于如何處置使用完后的產品,主要有以下幾點內容:

1、接種單位應有專人負責消毒毀形工作。
2、建立調撥或購入、使用、銷毀記錄,記錄應完整記錄,帳物相符。
4、使用該產品進行預防接種,必須嚴格執行“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銷毀”制度。
5、基層接種單位的工作人員在使用時,應檢查其包裝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內,包裝已破損或已超過有效期的產品不得使用。
6、完成接種時,應將使用后的產品放入由堅固材料制成的防刺破的安全收集容器(安全盒)內,并在下次接種前一并上交處理。嚴禁重復使用。
7、使用后的產品可用毀形器進行毀形,或采用手工毀形將針頭、針筒分離后,針頭可直接放入防刺容器或用鉗子夾彎90度以上,注射器用鉗子夾斷乳頭,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60分鐘以上。
由于注射壓力高、流量大,對血管的沖擊力較強要防止造影劑的血管外滲出。因此,在注射過程中,應觀察有無滲漏現象,一旦發現,立即停止注射。局部藥物外滲的臨床表現早期為損傷的部位腫脹、劇痛、顏色無改變,進而發展到局部或附近出現白色斑塊,斑塊中出現青紫色,壓之不褪色,皮溫低,質感硬,嚴重可見潰瘍、繼發感染和濕性壞疸。